《王舍人诗集》是明朝官员、文人王绂的代表作。王绂,字孟端,江苏无锡人,又号友石生,亦称九龙山人。他曾官至翰林中书舍人,其学识广博,才情出众,擅长书法与绘画,尤其善画山水与竹子,而他的诗歌同样濡染着这样的山水气息和文人气质。
王绂的一生充满了曲折。洪武年间,他应召至京师,却因故被贬到朔州戍边,历时十余年。然而,他的才华终究不被埋没。永乐初年,他被荐举以善书供事文渊阁,此后官至中书舍人。可惜的是,他在任上病逝,这也使得他的诗集并未在其生前刊行。
然而,幸运的是,王绂的诗才并未因其早逝而消逝。他的诗集是由他的儿子王默整理并编撰的,可谓是传世之珍。此集原名《友石先生诗集》,但在流传过程中,也称作《王舍人诗集》或《友石山房稿》。初版时,卷首有曾棨在永乐二十年(1422年)所写的序和王进在洪熙元年(1425年)的序。这表明,这部诗集在王绂去世后不久,就被整理刊行。
该诗集的现存最早版本为明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无锡知县荣华重刊本,以及弘治六年与《虚舟集》(明王偁著)同刊本。此书被《四库全书》所收录,进一步证明了其文学价值。民国十三年(1924年),无锡的陶守恒以刻本为底本,校以《四库全书》抄本,重新编纂了《王舍人诗集》。
《王舍人诗集》总共五卷,按照诗的形式和格律排列:卷一为四言古诗、五言古诗、五言排律,卷二为七言古诗,卷三为五言律诗,卷四为七言律诗,卷五为五言绝句、七言绝句。王绂的诗中,无论长短皆随意濡染,自然合度,虽然结构稍弱,但清雅之韵尤甚。缪永谋赞其“诗格疎爽,有松石闲意”。
王绂的诗,如其人,脱俗清雅,自然悠然。他不喜和豪贵交往,醉心于诗书画艺,他的诗如他的画,疏爽宁静,极具山水之气和文人之韵。他的诗承载了他的才情,亦承载了他的情感。也许正是这份对诗歌、对艺术的执着与热爱,使得他的诗才能传世千年,令后人赞叹。
总的来说,王绂的一生和他的诗,都反映了明朝文人的精神风貌和文化特质。他的诗集是明代文人诗歌的瑰宝,也是我们了解明代文化的重要窗口。虽然他的人已经逝去,但他的诗和他的精神,将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