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家之一,他的学说影响了数千年的中国文化历史。但随着时间的流转,许多对孟子学说的理解都受到了各种误解和偏见。明末清初的学者黄宗羲,为了纠正这些误解,特地写了《孟子师说》这本书,来深入解读他的师父刘宗周关于孟子学说的真正含义。
黄宗羲,字太冲,号南雷,被誉为梨洲先生,原籍浙江余姚。他生于南明的动荡年代,历经弘光朝覆,抗清斗争失败后,他返乡,主讲证人书院,避世不仕。尽管身处波涛汹涌的时代,但黄宗羲的心中始终燃烧着对儒家经典的热情和对刘宗周学说的执着追求。
刘宗周,字起东,号念台,学界尊称为念台先生或蕺山先生。他在明朝末年,因直言得罪权臣,历经辱罪,但始终坚守儒家的道德理念。在他的学术生涯中,对《论语》、《大学》和《中庸》都有深入研究和著述,但唯独《孟子》未能成书。
《孟子师说》是一部主要是解说《孟子》的章句,并深入探讨刘宗周的学术宗旨。黄宗羲在其《自序》中提到,刘宗周在其他三书《大学》、《中庸》和《论语》都有详尽的研究和解说,但在《孟子》这部书上,他并没有留下完整的著作。为了填补这一空白,黄宗羲深入研读了刘宗周的遗书,结合自己多年的学术研究,终于完成了这部作品。
在书中,黄宗羲批评了许多“先儒”对孟子的误解,他认为这些误解主要是因为他们太过拘泥于传统的解释和注释,而忽视了孟子学说的本质和真正的意义。他提出了一个对待儒家经典的“十六字”原则:“当身理会,求其着落”,“屏去传注,独取遗经”。这个原则强调了两点:第一,我们应该主动去领会和探求儒家经典的精神实质,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别人的解释;第二,我们应该摒弃那些繁琐的注释,直接去把握经典的本来意义。
黄宗羲认为,许多人学习儒家经典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但为什么到现在还有很多关于经典的真正意义的争议和不明了?他认为主要的原因是人们太过依赖传统的注释和解释,而忽视了经典的真正含义。他用“明月之珠,尚沈于大泽”来形容这种现象,意思是说,尽管《四书》中有很多宝贵的智慧和哲理,但这些智慧和哲理被那些繁琐的注释和解释所遮盖,就像明亮的珍珠沉在深深的大泽之中,难以被人们看到。
黄宗羲在书中还特别强调了人的主动性和独立思考的重要性。他认为,学习儒家经典不应该是一种被动的接受,而应该是一种主动的探求和体验。他反对把经书教条化,认为我们应该把经书所说的道理看做是一种发展和进化的东西,而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
此外,黄宗羲在书中还对刘宗周的其他学说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解读。刘宗周是明代著名的儒家学者,他的学说深受阳明学派的影响,特别是阳明的“良知”学说。但黄宗羲在《孟子师说》中对刘宗周的学说进行了深入的阐释,他认为刘宗周的学说不仅仅是对阳明学派的继承和发展,还有其独特的见解和创新。
总的来说,《孟子师说》是一部深入探讨孟子学说和刘宗周学术宗旨的著作,它不仅纠正了许多对孟子学说的误解,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去理解和领会儒家经典的真正意义。对于那些研究儒家学说的学者和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部宝贵的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