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山人集》是明朝诗人王璲的诗集,集中展示了其一生的诗词才情。王璲,字汝玉,又以字行,是明朝洪武年间的著名诗人,他的诗才横溢,赞誉无数,曾因其诗才得以在朝中升迁,但也因政治斗争而在狱中惨死。如同他的生平,其诗亦饱含悲欢离合,壮志难酬的波澜壮阔。王璲的诗集《青城山人集》是我们走近这位古人、理解他的诗心画意的重要窗口。
王璲的诗名在当时已经颇有声誉,他以六代、三唐为楷模,诗中音节色泽皆合古格,颇得文人墨客的赞誉。他少时从杨维桢学习诗词,杨维桢是当时的著名诗人,他的诗风深深影响了王璲。王璲的诗,如朱彝尊所评:“不费冥索,斤斤唐人之调。”这种对于古风古韵的依恋和模仿,让王璲的诗具有一种沉厚的历史感和文化底蕴。
王璲一生历经浮沉,曾官至应天府训导、翰林五经博士、右春坊右赞善、左春坊左赞善,他的官职显赫,但也曾被牵连进解缙案,狱中瘐死。这种悲惨的命运给了王璲丰富的人生体验和深沉的情感底色,这些都反映在他的诗中,使他的诗富有强烈的生命感和历史感。然而,他的诗稿多散佚,失传的诗篇无法找回,令人惋惜。
幸运的是,正统十二年(1447年),王璲的孙子王镗将这些诗篇编辑成集,由姻亲华靖删定后刊行,形成了《青城山人集》。这是一部八卷的诗集,它收录了王璲一生的诗作,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于生活的独特理解,对于命运的坦然接受,以及对于诗词艺术的深情挚爱。《青城山人集》是王璲一生的精神写照,也是我们理解他生活和创作的重要资料。
据吴人《徐用理集》记载,“永乐后诗家三百三十人,以王璲压卷。”这可见王璲在明朝诗坛的地位之高,影响之广。王璲的诗风,“音节色泽,皆合古格,诚有拟议而不能变化者。然当元季诗格靡丽之余,能毅然以六代、三唐为楷模,亦卓然特立之士,又不得以王、李流弊预绳明初之人。”他的诗既承袭了古人的优雅之风,又能在世态炎凉中独树一帜,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吸引了无数读者。
然而,我们能看到的《青城山人集》却非王璲手稿的原版,因为他在狱中惨死,他的诗稿散落民间,部分甚至失落。不过黄丕烈藏有旧抄本,后以书肆所见宋宾王校本参之,方知前缺魏、刘、徐、邹四序,且失四卷以下。正统十二年华靖刻本存于北京图书馆,卷首有魏骥原序。虽然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和传世的坎坷,但是,王璲的诗篇仍然传承下来,展示了其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
《青城山人集》光影闪烁,那是王璲的人生与诗篇,那是明朝的繁华与衰败,那是诗人的才情与遭遇。在这部诗集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王璲,他有超越时代的诗才,有对人生命运的感悟,有对古代文化的敬仰。他的诗集是他生命的一部分,是他灵魂的写照,是他与我们对话的一种方式。尽管他的诗多已散佚,但那些流传下来的诗篇,仍然充满了力量和魅力,吸引着我们去读,去思考,去理解他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