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康实录》,由唐代许嵩撰写,是一部记述三国吴国、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六朝及附后梁事迹的历史文献。该书得名于六朝时期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共计二十卷,涵盖从东汉献帝兴平元年(194年)至陈后主祯明三年(589年)的历史。许嵩,唐肃宗时期的高阳(今河北高阳)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他对六朝历史的贡献至今仍受学界重视。
编撰背景与史料价值
《建康实录》的编撰背景反映了唐代对历史的重视。许嵩,虽然生平事迹不详,却能够广泛征引50余种唐初及唐以前的典籍,其中大多已亡佚。这些史料为研究魏晋南北朝提供了珍贵的参考,特别是在补充正史中关于人物生平、字号以及其他史实的遗漏方面。
内容概览与特色
《建康实录》的二十卷内容涉及广泛,既记述君臣行事、王朝兴废,又详细记载了建康地区的土地山川、城池宫苑及寺宇观阁的沿革变迁。此书体例上兼采实录的编年体和正史的编年体,吴、东晋史事用编年体,宋以后用纪传体。这种体例的混用虽然造成了一定的混乱,但也反映了作者在史书编纂上的独特尝试。
历史影响与评价
《建康实录》因其独特的史料价值,自唐宋以来被广泛引用于六朝史事及遗迹的研究。例如,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郑文宝的《南唐近事》等均引用了《建康实录》中的内容。此外,该书还被用于纠正其他史书中的错误,如刘羲仲的《通鉴问疑》和王巩的《甲申杂录》。
然而,该书也存在一些不足,如体例不纯、内容上的取舍不均和讹误。《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曾对其体例和内容上的问题提出批评,认为书中多有重复牴牾之处。
版本传承与研究
《建康实录》历代官私目录皆有著录,最早的刻本为北宋嘉祐本,但已失传。南宋绍兴年间有再版,清代又两次刊刻此书。近年来,张忱石校勘了多个版本,中华书局于1986年出版了点校本,上海古籍出版社于1987年出版了孟昭庚点校本,这些版本为当前的通行本。
结语
《建康实录》作为一部独特的历史文献,其价值在于它所保存的大量已经散佚典籍的内容,为研究六朝历史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同时,它也反映了唐代对历史的研究态度和方法,尽管存在一些不足,但仍不可否认它在中国史学史上的重要地位。通过《建康实录》,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六朝时期的政治、社会、文化面貌,还能深入理解这一时期历史编纂的特点和风格,为今天的学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