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备史》是一部记载了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历史的重要史书,以编年体的形式,详细记录了吴越国三世五王的政治、军事、文化及其他方面的事迹。这部史书不仅是研究五代十国历史的珍贵资料,也是了解当时社会经济、文化和地理环境的重要文献。
作者与撰写背景
《吴越备史》最初被认为是由宋朝武胜军节度使掌书记范垌和巡官林禹合撰。然而,后来的学者如陈振孙在其《书录解题》中指出,实际作者是钱俨,即吴越国最后一位国王钱俶的弟弟。钱俨出于某种原因,托名范垌、林禹撰写了这部史书。这一说法也得到了后来学者的认可。
内容与结构
《吴越备史》原本分为四卷,附有补遗一卷。全书从唐朝乾符二年(875年)开始记载,一直到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结束。史书详细记录了从钱鏐到钱俶等吴越国君主的治国事迹,反映了吴越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发展和变化。
卷首原本包含了年号世系图、诸王子弟官爵封谥表、十三州图及十三州考等内容,但现存版本中只剩下了十三州考一篇。这些资料为研究当时的政治制度和地理环境提供了宝贵信息。
版本与流传
《吴越备史》的流传经历了多次变动和丢失。据《直斋书录解题》记载,原书共十五卷,但现存版本大多只有四卷加上补遗一卷。自宋朝以来,这部史书就已不是完整的版本,而是经过多次辑补和删减。
《吴越备史》的现存版本主要有明嘉靖年间刊本、《学津讨源》本、《武林掌故丛编》本和《四部丛刊续编》本等。这些版本在内容和排版上各有不同,显示了史书在不同时期的流传和编辑情况。
历史价值
《吴越备史》对于研究五代十国时期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记录了吴越国的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还提供了关于当时社会经济、民俗习惯、地理环境的宝贵信息。此外,该书在文学和艺术方面也有着不小的贡献,反映了当时的文化风貌和艺术审美。
结论
《吴越备史》作为一部珍贵的历史文献,虽然经历了多次变更和流传的不完整,但它依然是研究中国历史特别是五代十国时期不可或缺的资料。它不仅反映了吴越国的历史,也展现了一个时代的文化和社会风貌。未来的研究者仍可从这部史书中汲取灵感和知识,深入探讨那个多变而精彩的历史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