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外诗集》是元代著名诗人马臻的代表作,是他人生智慧与艺术成就的体现。马臻,字志道,号虚中,是元代的一位道士,生活在钱塘,也就是今天的浙江地区。他因拜陶成为师,自幼便对道教有着深厚的热爱,隐居于西湖之畔,潜心修道。除了诗歌创作,他还善于绘画,尤其擅长花鸟山水的绘制。
马臻的《霞外诗集》共十卷,最早成于大德六年,也就是公元1302年。这部诗集集结了古今诸多体裁的诗篇,诗体丰富,但并未按照体裁进行分类编次。此外,诗集之首有黄石翁、龚开、仇远的序言,他们以高度的评价赞扬了马臻的道德品质和诗歌艺术。在诗集的卷末,还有明代文人毛晋的跋文,他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独到的见解,为《霞外诗集》做出了深入的解读和精辟的评论。
马臻的诗集表达了他淡泊名利、清心寡欲的人生态度,其诗多写景、纪游、咏物、述怀之作,较少反映社会矛盾。然而,他对于山川的壮丽、西湖的秀美都有过深刻的描绘,展现出他广阔的视野和豁达的胸襟,笔力磅礴,引人深思。仇序等人称他“习清虚,谈淡泊,无一言及势力声利”,显示他的人格魅力和道德风范。
在《霞外诗集》中,马臻的诗篇虽有铺张富贵的应酬之作,然而更多的还是他心中的山水情怀和对生活哲理的独到见解。如其《述怀五十韵》是他披露自身生平与思想的重要作品,以感情细致入微为其特色;《闻雁》、《野宿》、《秋日即事》等律绝近体,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入观察和独特的表现力,也让读者深深感受到他的诗歌魅力。
《霞外诗集》在历史上留下了许多版本,包括有明毛晋的汲古阁刊本,《四库全书》所收的浙江鲍士恭家藏本,以及《元人十种诗》之一的版本。这些版本都保留了马臻的原创诗篇,不过现存的《霞外诗集》并非全本,有些诗篇如《贯酸斋索和蚊烟诗》这首七律,并未收入汲古阁刊本中,但在《诗渊》、《永乐大典》等书中有所收录。
总的来说,马臻的《霞外诗集》是他在生活中积累的人生智慧和道德修养的集中展现,他通过深入生活,观察社会,抒发自己的感悟,表达他对人生、社会、道德等方面的独特见解。这部诗集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深刻的哲理性,以及其作者马臻的高尚人格,吸引了无数读者的关注和喜爱,对中国文学史,特别是元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