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系舟渔集》是元代诗人陈高的一部重要诗文集,共分为十五卷,附录一卷。陈高,字子上,号不系舟渔者,是浙江平阳(今属浙江)人,于元末至正十四年(1354)成为进士,后授庆元路录事。他的生平经历了元末的动荡时期,这些历史背景深刻地影响了他的诗歌创作。
《不系舟渔集》的内容涵盖了陈高的诗歌和文学作品,其中诗歌占九卷,文学作品占六卷。这些作品多记载了元末时事,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陈高个人的生活体验。尤其是他的游历写实之作,如农织稼桑的诗篇,直接反映了当时的现实生活和民间疾苦,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学意义。
陈高的文学风格受到陶渊明和杜甫的影响,其五言古诗源出陶潜,近体律诗则“格从杜甫”。这种风格使得陈高的作品既有雅洁的文风,又不乏深刻的思想内容。《四库全书总目》对其作品的评价是“文格颇雅洁”,尽管七言古体不擅场,但他的五言古体和近体律诗仍然显示出他的文学才华。
《不系舟渔集》的编纂和传播历程同样颇具意义。明洪武初,苏伯衡访得陈高的遗集,编有《子上存稿》。后来,此集被重新命名为《不系舟渔集》,具体由谁所改尚不可知。这部作品的存世版本包括《四库全书》本、《敬乡楼丛书》本等,且有多种抄本流传,如民国时期黄群编入的《敬乡楼丛书》版本。
陈高的诗歌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他的作品在元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不仅因为其诗歌的艺术成就,更因为其作品所蕴含的历史和文化价值。通过他的诗歌,我们可以窥见元末社会的各种面貌,包括民间的苦难、社会的动荡,以及文人的怀才不遇和避世之情。
总的来说,《不系舟渔集》不仅是陈高个人文学才华的展现,更是元末社会历史和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通过研究这部作品,我们不仅能够欣赏到优美的诗歌,更能深入理解元代社会的风貌和文人的精神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