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溪集》是元末明初文人王逢的诗歌集,集中展现了元末社会的动乱和个人的情感世界,同时也反映了作者深厚的历史文化素养和对时代变迁的独到见解。王逢(1319—1388),字原吉,号梧溪子,江阴(今属江苏)人,是元末明初的著名诗人,其生活经历跨越了元末明初这一动荡的历史时期,个人经历与时代背景密切相关,这也深刻影响了他的文学创作。
《梧溪集》共七卷,原名《澂江棹歌》,是王逢生前自编的诗集,前六卷在元末刊行,第七卷则是王逢死后由其子王掖刊行于明洪武年间。这部诗集的内容丰富多彩,包括忠臣、孝子、义夫、节妇等宋元之际人物事迹,以及游山、招隐、行旅、题画等题材,诗风浑厚典重,语意新警,展现了作者对古代文学的深刻理解和创新精神。
王逢在《梧溪集》中以诗史的形式,记录了宋元之际的历史人物和事件,不仅补充了史书的不足,还用诗歌的形式传达了自己对时代、对人物的独特见解。这种融情于景、寓情于事的创作手法,使得《梧溪集》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也是一部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诗史。
《梧溪集》的传播经历颇为曲折,明周伯起曾手录《梧溪集》,王士禛密嘱其乡人往访求之,始得传世。《四库全书》所据即此本。另《知不足斋丛书》、《丛书集成初编》有《梧溪集》七卷、补遗一卷本。这些不同版本的流传,说明了《梧溪集》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
王逢被视为元代遗民,他的诗集中常有咏历代尽忠守节之事的诗,反映了元末社会的动乱和个人的忧国忧民之情。他以胜国遗民自居,这种身份和立场使得他的诗歌具有了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尤其是他对南宋亡国史实的涉及,既展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理解,也反映了他对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
王逢的诗风受到虞集的影响,但又有所创新,他的诗歌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展现了较高的艺术成就。《梧溪集》中的诗歌,以其深邃的思想内容和精湛的艺术形式,展现了元末明初社会的复杂面貌,也反映了作者个人独特的文化追求和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