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荛集》是明代文人周是修的诗文集,全书共六卷,分为诗三卷和赋及杂文三卷。周是修,字名德,江西泰和人,其人品与才学在当时享有盛名。他生于洪武末年,举明经,曾任霍丘训导,后因才能被提拔为周府奉祀正。在建文元年,周是修被改任衡王纪善,期间因其刚直不阿的性格和对国家大事的热心参与,受到了同僚和后人的敬仰。
周是修的生平充满波折,朱棣兵陷京城时,他留书告别友人,随后自缢于尊经阁,以此表达其忠诚和节操。他的作品《刍荛集》由孙子周应鳌编纂,宣德四年(1429年)成书。该集合约九万字,包括了周是修一生中的诗歌和散文,其中不乏涉及国家大事的作品,如《修己十箴》和《保国直言》,体现了他对朝政不正和社会弊病的关注与批评。
《刍荛集》的命名源于《诗经·大雅·板》中的“先民有言,询于刍荛”,“刍荛”在这里象征着草野之人,显示了周是修对自己身份的谦逊定位。集中的作品大抵风骨棱棱,溢于楮墨,其文笔和思想深受《四库全书总目》的评价,认为其作品具有忠臣义士之文的特质,其诗文的矩度波澜,既符合古法,又不逊色于当时的作者。
然而,尽管周是修的文学成就显著,他的作品在世时并不为世人所广泛称道,可能是由于他强烈的个人节操和直言不讳的性格,以及其悲壮的生平经历,在某种程度上掩盖了其文学才华。《刍荛集》的末尾还附有解缙所作的墓志铭和杨士奇所作的周是修传记,尽管两者在细节上存在出入,但都反映了周是修作为一位忠直耿介的文人,其诗歌与散文不仅表达了他对个人命运的深沉寄托,也体现了他对国家和社会的忠诚与关切。
周是修的《刍荛集》不仅是他个人文学才华的展示,更是明代文化和社会状况的一面镜子。通过他的诗文,我们能够窥见当时士人的生活状态、思想情感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尽管历史的波折给周是修个人带来了悲剧,但他坚守的忠诚与节操,以及他对文学的贡献,使得《刍荛集》成为了后世不可多得的文学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