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古集》是明代文人龚诩的诗集,其诗作不仅承载着个人的情感与思想,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与文化特征。龚诩,字大章,江苏昆山人,其一生的经历与他的诗作息息相关,值得深入探讨。
龚诩的家世在明初有一定的地位,其父龚察曾在洪武年间担任官职。然而,龚诩的人生轨迹并非一帆风顺。在成祖时期,因避战乱改名隐居,后期生活以卖药和授徒为生。这样的经历使得他的诗作中有着深刻的隐逸思想和对世事的深邃洞察。
《野古集》的成书于天顺七年(1463年),而现存版本主要为崇祯八年(1635年)龚诩的八世孙龚挺所刻。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版本经过了删减,据称删去了约十之二三。这种删减可能是出于编辑的个人喜好,或是对某些内容的审慎考虑。无论如何,这都影响了我们对原始《野古集》的全面理解。
龚诩的诗作风格独特,其诗格调介于《白氏长庆集》与《击壤集》之间,这种风格的特点在于直抒胸臆,情感真挚。《四库全书总目》对其诗风有着高度评价,认为其诗作虽不能与文士争工于雕章琢句,但在律以纲常名教之旨的把握上,其作品却少有人能及。
诗集中的内容丰富多样,不仅有表达个人情感的抒情诗,还有反映社会现实的现实主义诗篇。如《田家苦楚吟》、《风犬行》、《丙子民情》等诗,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乡民的饥苦与官吏的腐败,显示了龚诩对时代现实的深切关注与批判。
除了诗作本身,《野古集》的版本和传承也是研究的重点。集前的自序、《野古集年谱》以及各种附录资料,为我们了解龚诩的生平和作品提供了宝贵的信息。特别是龚绂撰写的年谱,虽然其真实性有待商榷,但无疑为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