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朝通典》或简称为《清朝通典》,是清朝历史上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研究文献。它被誉为清代典章制度的集大成之作,记述了清初至乾隆中期近170年的社会典章制度,成书于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
书的体例承袭自唐代杜佑的《通典》,因此得以此名。全书共有一百卷,分为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等九典。每一部分都详尽地记述了清朝在相关领域的制度沿革,例如在食货典中,详述了田制、水利、赋税、户口丁中、钱币、漕运、盐法、轻重、市籴、蠲赈等方面的制度。
这部书由乾隆朝三通馆(通考、通志、通典)总裁、大学士嵇璜、经筵讲官吏部尚书管理国子监事务刘墉、兵部尚书王杰、户部尚书曹文植等人主持编纂。它的编纂工作始于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历时二十年才最终成书。书中内容的编撰,往往是对于特颁的谕旨和大臣的奏议,在经过部门议定后,才被采入。
在《皇朝通典》中,虽然大体上与《通典》、《续通典》的体例相同,但在子目的编排上,却根据清朝的实际制度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例如,在《食货典》中删除了《榷酤》、《算缗》等,因为这些制度在清代并未实行;在《兵典》中,特别记述了八旗军事制度;在《州郡典》中,以《大清一统志》为标准,对历代沿革进行统叙。这些都反映了清朝典章制度的实际变化。
这部书的资料主要来自《清会典》、《清通礼》等书,同时也引用了《清刑例》、《清一统志》、《日下旧闻考》等书的内容。因此,它的内容丰富,信息全面,是清史研究者必备的参考资料。而且,它对于清代典章制度的分类与整理,使得学者们能够便捷地查阅到相关的信息。
《皇朝通典》以其详尽的记述和权威的地位,成为了清朝典章制度的重要参考。通过它,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清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地理等多方面的情况。它不仅是清朝的一部简明百科全书,更是一个反映清朝社会典章制度变化的重要镜像。
至于这部书的出版,原版是乾隆时期武英殿刻书处所印制的。后来,光绪元年(1875年)广东学海堂重新刻印了这部书,光绪八年(1882年)浙江书局再次复刻。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皇朝通典》被收入了王云五主编的《万有文库》中,并且被改名为《清朝通典》。此后,它与“前三通”、“续三通”、“清三通”和《清朝续文献通考》一起,被合编为“十通”,方便学者们进行查阅。
《皇朝通典》的独特之处还表现在其极高的实用性上。清朝政府历经多年实践,对典章制度的修改和调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都被系统地记录在《皇朝通典》中。每当新的情况出现,政府就会对相关的制度进行修改,而这些修改都会及时地反映在书中。因此,《皇朝通典》在当时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权威性,是政府决策的重要参考。
同时,《皇朝通典》的出版,也是对清朝制度实施的一种推广和弘扬。通过对全国各地实际情况的全面梳理,清朝政府得以了解和掌控各地的实际状况,以便进行有效的管理。同时,这也使得全国各地的官员和知识分子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执行清朝的制度。因此,《皇朝通典》在当时起到了极为重要的教育和推广作用。
在《皇朝通典》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清朝制度的独特之处。清朝是一个由满族人建立的外来政权,但是他们深入研究并吸收了汉族的传统文化和政治制度。在《皇朝通典》中,我们可以看到清朝如何取汉制、融入汉制、发展汉制,从而成功地管理了一个跨族裔、跨地域的庞大帝国。例如,在《礼典》中,我们可以看到清朝如何继承并改革了传统的礼制,在《乐典》中,我们可以看到清朝如何继承并发展了传统的乐制。这些都显示出清朝在典章制度上的独特智慧和创新精神。
至于《皇朝通典》的价值,它不仅是清史研究的重要文献,更是研究中国传统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的宝贵资料。无论是在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还是在法制史、社会史、民族史等各方面,它都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无疑,对《皇朝通典》的深入研究,将会对我们深化对清朝,乃至整个中国传统社会的理解,产生深远的影响。
总结来说,《皇朝通典》是一部极具学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的典章制度专著。它以其详实的记载,精细的分类,全面的内容,无论是对于历史研究,还是对于法制研究,都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作为清朝典章制度的集大成之作,它无疑是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研究的一个重要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