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山集》是南宋末期哲学家、诗人谢枋得的诗文集,其作品集中展现了作者对朱熹哲学的深厚理解和推崇,同时也反映了他对时代、社会及儒学的深刻思考。谢枋得,字君直,号叠山,是信州弋阳(今属江西省)人,宝祐年间的进士,曾任江东制置使。京城临安破败后,他起兵卫饶州、信州,兵败后弃家入闽,最终被迫入燕京,在那里绝食而死。
谢枋得生平的坎坷与其作品中所蕴含的深沉情感和坚定信念密切相关。他的诗文不仅仅是文学作品,更是他个人哲学思想和爱国情怀的体现。《叠山集》最初由谢枋得本人编著,包含了杂著、诗文共六十四卷,但因历史原因大部分作品已散失。幸运的是,明代黄溥等人通过搜集散佚的作品,重新编纂成十六卷,并于景泰五年(公元1454年)首次刊印。
这个重新编纂的版本分为诗三卷、文十二卷和附录一卷。诗卷收录了谢枋得的各种诗歌,其中不乏表达作者坚定不屈爱国情怀和哲学思考的作品。文卷则包含了书信、序言、记述、铭文、说辞、跋文等各式各样的散文,展现了谢枋得博学多才和文笔犀利的一面。附录卷则收录了有关谢枋得的其他文献资料,如列传、碑文和祭文等。
《叠山集》不仅仅是一部文学作品集,更是一部深具哲学意味和历史价值的文献。谢枋得在其作品中极力推崇朱学,尤其是朱熹的《四书》学说。他认为朱熹的学问和精神志愿集中于《四书》,而批评了那些仅仅为了获取高爵厚禄而剽窃他人学说的后进学者。谢枋得深刻指出,“《四书》何负人,人负《四书》亦多矣”,表达了他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深切忧虑和对儒学真正价值的坚定信仰。
在对儒学的价值和地位的思考中,谢枋得既批判了当时社会对儒学的轻视和误解,也反思了儒学在实践中的困境。他认为,儒学之所以被低视,不在于儒学本身,而在于后世的儒者对儒家经典的认识肤浅,践行不力。他强调,真正的儒者应该不仅仅口头上讲述儒学理念,而且要有主人翁的责任感,将程朱理学的精神落到实处。
谢枋得的作品中还体现了他对人与天地关系的深刻思考。他强调人在宇宙中的主体地位,认为“人可回天地之心,天地不能夺人之心”。这种观点与陆九渊的思想有所契合,都强调了人心的作用和人的主体性。通过这些哲学思考,谢枋得的《叠山集》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扇了解南宋末期社会思想、文化和哲学的窗口,也为后世的理学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灵感。
总之,《叠山集》是一部蕴含丰富思想内容、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的作品集。通过谢枋得的诗文,我们不仅能够窥见一个时代的文化风貌,也能感受到一个爱国志士的情怀、一个哲学家的思考和一个文人的才华。《叠山集》的重刊和流传,不仅保存了谢枋得的文学遗产,也为后世留下了一份宝贵的文化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