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谷集》是明代杰出文学家、政治家孙传庭的诗文集。孙传庭,字伯雅,又字侍国,号白谷(一作字白谷),是明朝末年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及忠诚勇敢的将领。他出生于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卒于崇祯十六年(1643年),是直隶容城(一作振武卫或直隶州)人。他的一生,是充满了波澜壮阔的历史变迁与个人奋斗的故事。
孙传庭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中进士,天启年间由商丘知县晋升为吏部主事,崇祯九年(1636年)擢升为右佥都御史,巡抚陕西,而后在崇祯十五年(1642年)担任兵部侍郎,总督陕西,次年加尚书。在这段充满动荡的岁月里,孙传庭不仅展现了其政治家的智慧和决断,更以一颗忧国忧民的心,投身于抵抗外敌入侵、安定民心的壮丽事业之中。
《白谷集》共分六卷,其内容丰富,涵盖了奏疏、杂著、诗歌以及附录等多个方面。卷一至卷三主要是奏疏,卷四为杂著,其中附有《清屯录》,而卷五则收录了孙传庭的诗作。另有卷六作为附录,收集了关于志传资料。《白谷集》不仅是孙传庭文学成就的集大成者,更是其政治生涯的真实记录和思想情感的深刻抒发。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白谷集》中的奏疏,记录了自崇祯十年(1637年)十月二十日起至崇祯十二年(1639年)六月十二日止的历史事件。这段时期,孙传庭参与了多场重要的军事行动,如救开封、解真定之围、救济南之急等,其奏疏中真实地反映了这些历史事件,不仅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也补充了官方史书的不足。
通过《白谷集》,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孙传庭的忧国之心和领兵之才。他的文笔不仅洗练、凝重,更充满了情感与智慧。无论是深沉的奏疏,还是激昂的诗歌,都显露出他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民族未来的深邃思考。孙传庭的文学作品,不仅在明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更在中国文化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白谷集》的流传,经历了历史的沧桑。清初时期,《四库全书》曾收录《白谷集》,并以此为基础刊印。此外,《乾坤正气集》本将其作为四卷本进行收录。这些不同版本的出现,使得《白谷集》得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广为流传,其影响力和研究价值不断得到人们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