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说》是宋代文学家、经学家洪咨夔所撰的一部重要学术著作,共三十卷。洪咨夔,字舜俞,浙江临安(今浙江临安)人,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和经学家。他在嘉定年间考取进士,官至端明殿学士、刑部尚书。然而在宋理宗初年,由于触犯了权臣史弥远,并预言李全必成国患,洪咨夔被罢官家居七年。这段时间里,他闭门深思,有感于圣人以天治人的理念,撰写了《春秋说》一书。
《春秋说》的核心宗旨在于阐明《春秋》所蕴含的“奉天命而立人极”,“以天治人”的大义。洪咨夔试图将《周易》与《春秋》这两部经典相结合,认为它们在鲁国都起到了天人之契的作用。他提出,《春秋》二百四十二年的历史是一部《剥》卦的演变过程,并认为每四十年应当是一爻,阴愈进则乱愈甚。这种观点虽然新颖,发前人之未发,但也因其牵强附会而显得谬误。
洪咨夔在《春秋说》中展现了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和独特的见解。他不仅在书中考据了许多历史事件,还对其中的情伪进行了深入的推论。例如,他认为“公子友如陈”是季孙氏专鲁的开始;晋侯执曹伯负刍而不立其君,是为了将来归还其地;“大蒐昌间”则是季氏示威于众以胁迫国人。洪咨夔的这些解读,虽然有些未必完全准确,但都显示了他对《春秋》大义的深刻理解和独到的见解。
《春秋说》的文本部分在历史上曾一度佚失,现存的版本是清代《四库全书》的编辑者从《永乐大典》中辑录出来的。然而,《永乐大典》并未收录《春秋说》的全部内容,缺失了僖公十四年至三十二年和襄公十六年夏至三十一年两部分。现存的清洪氏刊本在辑录这些缺失部分时,根据洪咨夔的原意进行了补充,并附上了案语,使得《春秋说》得以较为完整地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