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时期,一个以传统文化与制度为核心的王朝,坐稳了中华大地近200年。然而,其历史的真实面貌如何,其制度、礼仪、习俗、法律等又是如何影响当时的社会呢?这一切,我们可以从南宋徐天麟的巨著《东汉会要》中得到答案。
徐天麟,字仲祥,南宋时期临江(今江西清江县)的杰出学者。年轻时在宁宗开禧元年(1205) 中进士,此后履历众多官职,如教授、通判、武学博士、知府等。然而,与其丰富的官场生涯相比,徐天麟对历史的研究与贡献更为引人注目。他不仅续写了《西汉会要》,更于理宗宝庆二年(1226)完成了宏大的《东汉会要》。
此书,按照《后汉书》的体例,分为15个类目,涵盖了帝系、礼乐、舆服、文学、历数、封建、职官、民政、食货、兵、刑、方域、蕃夷等内容,共记载384个事项。在整理这些材料时,徐天麟不仅遵循《后汉书》的框架,还广泛引用其他文献,如刘珍的《东观汉纪》、司马彪的《续汉书》等。这使得《东汉会要》成为了一部独特且包罗万象的历史大全。
与《西汉会要》相比,《东汉会要》在结构上有所不同。徐天麟并没有完全模仿前者,而是结合材料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调整与优化。例如,在“帝系”类目中,他专门为东汉时期的各皇帝、皇后、太子等设立了单独的条目,并详细列举了他们的称号、身世、经历等信息。此外,《东汉会要》在“礼乐”与“舆服”类目中,还对当时的宫廷礼仪、帝王服饰等进行了详尽的描述,为后人提供了大量有关东汉宫廷文化的珍贵资料。
值得一提的是,《东汉会要》并非仅仅是一部历史的编纂之作。徐天麟在撰写过程中,不仅严格遵循了传统史学的方法,还加入了自己的见解与分析。这一点,可以从他对于各种材料的引用方式中看出。徐天麟不满足于简单地搬运前人的观点,而是主动寻找、对比、判断,甚至还为一些重要事件加入了自己的按语。这种方法,使得《东汉会要》更加饱满、立体,也更有研究价值。
另外,徐天麟的《东汉会要》还有一个特殊的意义,那就是它帮助保存了一些已经失传的古籍。例如,《东观汉纪》、《汉杂事》等,在今天已经难以寻找,但它们的部分内容,却得以在《东汉会要》中留存。
但历史的长河中,任何文献都难免有遗失和缺损。据了解,《东汉会要》的宋本传钞曾有部分缺损,清代蒋光煦曾进行校补,使这部书更为完整。而清咸丰年间,蒋氏家族更是重新编排了这部书,被称为《涉闻梓旧》本。20世纪,随着文献学的进一步发展,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先后对此书进行了影印和重印,为学者研究提供了方便。
总的来说,《东汉会要》不仅是徐天麟为历史学界留下的一份宝贵遗产,更是我们了解东汉文化、制度、历史的重要窗口。每当翻阅这部书,都能感受到徐天麟对于历史的敬重与热爱,也能够深刻体会到那个时代的风采与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