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文人的世界里,除了写诗以外,关于如何写诗、如何评价诗歌的话题也是他们津津乐道的内容。诗话,作为这一主题的文献记录,成为中国古代文学评论的珍贵资料。其中,《诗人玉屑》作为南宋的诗话集大成,堪称两宋诗话的巅峰之作。
南宋,一个政治上逐渐衰落,但文化上却花样繁多、文学艺术辉煌的时代。此时,唐宋八大家已为中华诗歌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两宋的诗话也在文坛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首先,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这部作品的作者——魏庆之。魏庆之,字醇甫,号菊庄,建安(今福建建瓯)人。关于他的生卒年并不明确,但从其文字间,我们可以揭露出一个与众不同的诗人形象。他有才华,但却并不为官簿上的荣誉所动,不求科举之名。在那个“求仕”的年代,他的这种品格实属难得。他埋首于种菊,与时人骚人逸士共饮、吟咏,自得其乐。这一点,也与他的号“菊庄”相呼应,显然是个与菊有着深厚感情的人,真正做到了“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人生境界。
在这样的人生观下,魏庆之创作的《诗人玉屑》显得尤为特殊。这本二十卷的大作(有21卷本),采辑了宋代各家的论诗之语,有诗话总集的性质。前11卷专注于诗歌的理论与技巧,论及诗法、诗体、诗格等内容。而从第12卷开始,魏庆之则转向对古今诗人及其作品的品评,直至南宋的诗人。
此书的价值在于其丰富的取材与明确的分类。与北宋胡仔的《苕溪渔隐丛话》相比,这本书更多地聚焦了南宋的诗话,两者相辅相成,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完整的两宋诗话全貌。尤其是《诗人玉屑》中关于南宋诗派理论的辑录,如严羽的《沧浪诗话》,更是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研究资料。
《诗人玉屑》的另一重要性在于其独特的选材原则和编纂目的。魏庆之并非为了自立门户,而是为了选辑宋人的诗话、诗评与诗法精华。黄昇在其序言中提及,这本书选择的诗论有两大特点:其一是主要采集南宋诗话,与胡仔的主要采集北宋的形成互补;其二是偏重以严羽为代表的闽中诗派理论。这种选择,反映了南宋诗派与北宋诗派的异同,也揭示了南宋文化的特色。
但《诗人玉屑》并非完美之作。其体例芜杂,有时排列欠佳,但这也恰恰反映出了魏庆之的心性。他是一个纯粹的诗人,不过于追求条理的完美,而更重视情感与真实。
总结,《诗人玉屑》不仅是南宋诗话的集大成,更是中国古代文学评论的珍贵遗产。对于研究中国诗歌史的学者来说,这本书是无法替代的重要参考资料。而魏庆之这样的个性化诗人,也是中华文化中难得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