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自成文以来,不仅是中华史书的重要一环,更成为诸多学者竞相研究和解读的焦点。如何对待《春秋》、如何解读其深邃之义,已经成为学界的一大议题。清代经学家俞汝言,亦对此书进行了独到的解读,形成了其十二卷的《春秋平义》。
俞汝言,字石吉,秀水(现今浙江嘉兴)人。在明末期,他身为一个诸生,在战乱与动荡之中,闭门著书,专心研读。他的学识深厚,不仅对经史有深入的研究,而且对明代的典故也了然于心。除了《春秋平义》外,他还有其他重要著作,如《春秋四传纠正》、《宰相列卿年表》等。
然而,俞汝言的《春秋平义》并不是一部创新性的解读,他并没有大量自立新论。相反,他在自序中明确表示:“于是遍访诸家著述,辑成《春秋平义》十二卷。”他的目标是搜集前人之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他坚信,经传的问题并不在于表面的,而在于深入的穿凿附会。为此,他认为“传经之失不在于浅,而在于深。”
这样的观点,很大程度上是对当时学界的一种反思。自宋代孙复以后,经学家们纷纷攻击三传,希望在古代儒者之上建立新的解读。而到了元代延祐之后,学者们更是倾向于高度尊崇胡安国的《春秋传》,主要是为了在科举考试中获得好成绩。但这种过于追求功利的态度,使得学界出现了大量的牵就和附合。
俞汝言对此深感不满。他认为,这种穿凿附会、过度解读的现象,是学界的一大痼疾。为此,他在《春秋平义》中,大量引用旧文,主要是宋明时期的经学家之言。比如,他引用了罗喻义的《野篇》、高攀龙的《孔义》、程颐的观点等。但他并不是盲目的采纳,而是经过精心的筛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可以说,俞汝言的《春秋平义》是一部集大成之作。它不仅反映了当时学界的风气,而且对《春秋》的解读也有独到之处。尽管他并没有大量的自立新论,但他的精炼、平实和中肯,都使得这部书成为研究《春秋》的重要参考。
总的来说,《春秋平义》是一部值得一读的经典。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更加客观的解读角度,而且也对学界的研究方法提出了有益的反思。希望今后的学者,能够继续深入研究,为《春秋》的解读注入更多的活力和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