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典文学的庞大宝库中,总集性质的著作历来备受重视。它们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原始文献,更揭示了某一地区或时期的文学风貌和价值观。《会稽掇英总集》正是其中的一部佳作,由宋代孔延之所辑,凝结了会稽山水、古迹和历史的文化精华。
孔延之,名字可能并不为现代人所熟知,但他的家族却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身为孔子四十六代孙,孔延之的文学基因自然不凡。字长源,他生于临江新淦,即今的江西新干。历史记载中,孔延之在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被任命为越州(现浙江绍兴)的知州。在越州的任职期间,他深受当地美丽的山水景色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的启发。对于许多前人所咏写的会稽山水、古迹,孔延之发现它们多有散佚之遗憾。因此,他下定决心,开始系统地搜集、整理这些遗失的宝贵文献。
这部作品是一部规模宏大的诗文总集,总共二十卷。其中,前十五卷主要为诗,涵盖了州宅、西园、贺监、山水、寺观、送别、寄赠、感兴、唱和等多种形式;后五卷为文,包括史辞、颂、碑铭、记、序、杂文等多种体裁。
从所收录的内容可以看出,孔延之并不满足于仅仅搜集现有的文献资料,他还深入山林、探访古迹,甚至旁及碑版石刻,努力将自汉至宋的文献全部搜罗齐全。因此,这部总集中的许多作品,尤其是那些取自石刻题壁的作品,很多都是其他作家集中所未曾收入的,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此外,孔延之对于作品的选择也非常严谨和有眼光。如大历浙东唱和五十余人的诗歌,这些在后来的唐诗选本中甚至无法查到作者姓氏的作品,却被孔延之收入其中,充分体现了他对文献的敬重和对历史的责任感。
然而,尽管《会稽掇英总集》的价值如此之高,但它在历史上并未得到广泛的传播。多数藏书家并未将其列入收藏名单。幸好,我们现在还可以在《四库全书》中找到它的踪迹。明代山阴祁氏淡生堂的旧钞和清道光元年的山阴杜氏刊本,也为我们提供了这部总集的珍贵版本。
总的来说,《会稽掇英总集》不仅是一个文献宝库,更是一个时代、一个地域的文化写照。它向我们展现了会稽这片古老土地上,那些才子佳人如何被美景所感,倾诉着他们的喜悦、哀愁和对自然、历史的敬畏之情。而孔延之,作为这部总集的主编,他的才华和勤勉,更是为后世留下了一个宝贵的文献遗产。